“皇族內閣”與“中共壽限”

誠然,個人的壽命與皇朝的命數、與歷史變革的節奏相比,實在過於短暫。中國士林中瀰漫的悲涼之霧和焦慮心態,大體源出於這種接連受挫而前景迷茫的體驗。實際上,類似的悲涼與焦慮的情結,在各國轉型的進程中都屢有出現。然而,以長程歷史觀之,變遷的端倪仍是不難覺察的。據報載有某宏圖大志的中共官員在想像中華人民共和國一百週年時將如何普天同慶云云。筆者雖不才,亦願效法梁任公而斷言:“政治現象若仍此不變,則將來世 界字典上決無復以‘中華人民共和國百年’九字連屬成一名詞者。” 謂予不信,請以此言為後輩子孫立字據證之。(本刊首发)

追梦的踪迹——从近代史看中国的宪法.宪政.法统

为何在中国政客不把宪法当回事? 原因恐怕首先要从宪法诞生的原初条件去找。中国历次立宪都不是国内各种不同立场的政治力量长期对峙、力量相对均衡的结果,不是双方谁也吃不掉谁、不得不协商妥协的结果;而是产生于一派武力的压倒性胜利,宪法成了对战争结果的认可、对军事胜方的背书。因而宪法不可能具有超越党派的公正性;相反,军事胜利一方的党派利益凌驾于宪法之上。因此,如何避免形成政治斗争中的压倒优势、胜方通吃的局势,如何扶弱抑强,维系动态平衡,是将来考验中国民众与知识界政治智慧的核心。

劍吟沖天 簫聲動地

一曰“民國情懷”,一曰“儒家秩序倫常”,二者是康正果精神的兩個價值支點。 這兩點,據我的直覺,不久之後勢必將在中國學界政界上升為熱門話題。它們的可欲性和可行性都會拿出來被仔細地評估論辯。雖然,在筆者看來,經各主要文明大規模空間相遇和碰撞後,在公共生活層面,“儒家秩序倫常” ——“這一價值與等級的序列”在多大程度上可欲與可行,恐怕宜抱持謹慎的懷疑態度。但是,對文明大規模相遇後的產物——“上承接傳統,下連接‘現代’的”百年民國,我確信,它是近代中國擁有的重要政治、經濟和文化遺產,在未來中國的演變中仍將扮演不可低估的角色。有鑑於此,揭示並蕩滌那種企圖以抬高毛時代來貶抑“民國”並進而想從歷史中抹掉“民國”的話語策略,我與正果兄是心有靈犀一點通的。

存亡继绝 自我救赎

一個來自未來世界的場景,縈繞我腦海且揮之不去:幾十年後,當我們的後代研讀這段荒謬歷史時,必定追問我們,在那個信息封鎖,謊言充斥,歷史斷裂的蠻荒時代,你在做什麼? 我想,召開這次會議,應當是我們的答案之一。至少, 我們還沒有退讓到可恥的沉默。我們站出來了。我們說了。我們做了。我們盡了微薄之力去秉筆直書。我們正在拯救自己的靈魂。(本刊首发)

《自由荊冠:劉曉波與諾貝爾和平獎》序

真正的桂冠,都是由荊棘編織而成。狱中劉曉波頭上的諾貝爾和平獎,正是一頂“自由荊冠”。在為自由跋涉的荊棘長途上,這一桂冠所承載的痛苦、血淚和責任,甚至蓋過了它耀眼奪目的光芒。 有鑒於此,值此重要歷史時刻,我們編選了這本《自由荊冠——劉曉波與諾貝爾和平獎》,以銘刻這一歷史事件,以答謝挪威諾貝爾和平獎委員會,以回應全球支持中國人權事業的仗義執言者,以舉杯朝向至今仍身陷囹圄無法與親友暢飲的劉曉波先生。 (本刊首发)

中国未尽的公民作业

今天是毛泽东冥诞124年。特重发旧文。——————
那是1976年9月9日,下午四时。一阵丧乐,凌空滚来:毛泽东驾崩了。
被一种不可知的命运所驱迫,人们纷纷涌出家门,熙熙攘攘,在大街上无方向、无目的地徘徊行走,无感、 无笑、无泪、无惧,相视无言 、相对无语。…………
现状在在表明,毛泽东并没有完全进入历史。作为一个政治幽灵,他仍然在中国的现实生活中忽隐忽现,时冷时热。作为中国的政治劫运,毛的亡灵在不同时期呈现出的面貌,他仍将成为一个标尺,反衬出该时代中国的基本政治方向。(本刊首发)

遇罗克——红色中国争人权的先驱

今天,是遇罗克罹难50周年。让我们闭目冥想……——遇罗克最主要的贡献,就是在铁桶一般的封闭中国大陆内部,开启了当年的异端思想——人权意识。当大批的黑五类及其子女,在光天化日之下迅速陷入死亡,仅仅因为出身而死于无妄之灾,当被枪杀的,被棍棒打死的,被捆绑了推到河里淹死的,被活埋的,被害死后还不见尸首的事件如潮涌来,有如一场遍及中国的瘟疫时,当遇罗克自己也饮弹死去时,《出身论》的出现和传播,在冥冥中已经开始向那场血腥的杀戮伸出了一支隐形的巨大的制止之手。

春寒料峭,公民兀立——2010新年献词

全球经济危机下今天的“中国模式”,并非单一取经。实际上,在经济上,主要效法当年第三帝国德国;在政治上,大体延续当年苏俄的镇压模式,文化上,基本模仿“日本特殊”论而转化为“中国特色”论。总之,博采众长,三管齐下,糅合了三十年代德苏日三重因素的中国崛起模式,格外引人注目。

2009:思想的中国流

中国社科院某一研究所所长颇为得意的口头禅,是所谓60年来,中共的主要成就是解决“三挨”问题。即,毛泽东的成就是解决了中国挨打的问题,邓小平解决了中国挨饿的问题,现在则要解决挨骂的问题了(即西方舆论和中国异议知识人对中国专制及其人权状况的广泛批评)。这可说是道出了中共目前花费纳税人450亿元的“大外宣”战略以扩展其软实力的心理背景。“三挨”的说词,是中共宣传教科书洗脑的缩略版本。我们也不妨一一略加辨析。(动向)

自由无肤色——关于所谓“普遍性死亡”的传说

编按: 在北京当局极力否认普世价值之时,这篇1996年的文章获得了2009年的意义。

“人们当然承认自由民主是来源于西方的制度形态。但是,制度的产地是否构成排拒制度本身的理由呢?洋人们是否因造纸印刷术来源于中国就拒绝使用并放弃读书了呢?遍览偶然事件层出不穷的人类史,在文明中生长出某种制度形态,具有相当的偶然性。马克思式的“历史必然性”是无稽的。然而,一旦各种文明有了空间上的交流和接触,这就提供给了各文明中的人们以比较、选择和检验的可能性,各种制度形态在满足人们的意愿、保障人们生存质量及其延续的竞争能力方面就表现出了差异,其中的优胜者就可能获得各种文化的青睐,从而取得普遍性。某种形态的产生、发现是偶然和个别的,而检验、评价和选择则是公共的,可普遍化的。事实上,科学就是循着这一程序发展的。它的普遍性和力量即来源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