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千多万被饿死的无辜冤魂的注视下,千年易逝,毛泽东及其政权所犯下的人类和平年代规模最大的残酷罪孽势将永刻青史,世世代代为人类所铭记。
分类存档:社论
回儒恩怨.
编按: 在伊斯兰国以其血腥暴虐天下,在中国大陆政治儒家与毛主义关系日益暧昧,特别是张承志先生最近又有一篇为伊斯兰国伸张的文章发表的今日,回溯历史,瞻望前路,重读这篇撰写于20年前的文章,似乎另有一番意味。
二十二年家国梦
今天,六月五日,是我离开中国二十二周年纪念。去国前五十多天的日子,至今仍历历在目,鸣鸣在耳,未敢稍忘。只是,如今已物异人非,不堪回首了。何曾想到,二十二年了,再也没有踏上返国之路。“从此故土变异国”。特重发两年前纪念文,以祭奠二十二年前北京乃至中国天空中未曾瞑目的亡灵。呜呼哀哉,尚飨!
五四:现代中国回旋曲
两个「五四」,虽非剑拔弩张绝对冲突,但其根本精神取向迥异,前者指向个人,后者指向国家,蕴含内在的紧张。粗略而言,九十年来中国连绵不断的精神分裂,是沿着这一条基本轴线展开的。 在两个“五四”间绷紧的,就是“人权”与“国权”的张力,是现代中国多次回旋往复的主调,旋律循环,余韵绕梁。
当宪政钟声响起——新年献词
年终,国际舆论对2008中国划下了四大惊叹号:西藏骚乱,汶川地震,北京奥运,经济滑坡。不过,笔者的预感是,几十年后,倘若人们回望2008,首当其冲铭刻青史的,却是另外四字:零八宪章。这份承载重叠共识的精神宣言,是公民社会的粘合剂,自然,更是一次公开负责的政治行动,同时,还是改善中国外交境遇的治本之道。各种不同观念、思想、身份的人的实名签署,大家以自己的信誉乃至安全做担保,公开其重叠共识,凝结成沉甸甸的分量,引发更广泛的宪政共鸣,这就指向了未来。
《纵览中国》发刊词
普林斯顿中国学社主办的《纵览中国》网站,值此历史性震荡的时刻,应运而生。
本刊将竭其所能,承前启后,尽到中国知识分子的言论责任。其基本目标,是建构海内外独立的中国知识人的一个思想平台,一个富于包容性的有效的国际论坛,一个沟通中国境内外观念和价值的精神桥梁,从而呈现中国独立知识界的观察与运思。恳请各界明鉴,共襄义举,守望相助,应对时艰。殷殷之愿,谨此布达,是所至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