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国庆假期和中秋节合并形成超级黄金周,中国迎来创纪录的出行旅游。中国官方估计,国内旅游人次上看近9亿人次。可望带来7800亿元人民币的收益。北京方面正试图摆脱新冠疫情以及房地产困境对经济造成的冲击,这次黄金周是否如市场期待将带动国内消费,成为各界关注焦点。本期节目将探讨这次黄金周消费趋势几大看点。参加讨论的嘉宾是旅美经济学家秦伟平。
十一国庆长假破纪录人口出游
今年9月29日至10月6日是中国的黄金周,今年的黄金周恰逢中国传统中秋节,十一黄金周放假和调休长达8天,是今年最长的假期。这也是中国迎来疫情解除、开放国内外旅游的第一个黄金周;中国国内各大观光旅游景点人潮涌现。据中国官媒《人民日报》的数据,长假头三天已经有3.95亿人次参与中国国内旅游。中国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预测,十一长假的国内旅游人次将达到8.96亿,对比去年同期成长86%。预计国内旅游收入可达7825亿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增加138%。
从目的地来看,消费者大都选择境内旅游。据艾媒咨询发布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41%的消费者选择省内游,30%选择跨省游,28%选择本市游,仅有1%选择出境游。
由于亚运会召开,杭州晋升人们旅游城市前五。另外遇上中秋,西湖、乌镇等江南赏月胜地也充满新引力。九寨沟等自然风光也是游客首选。西安、洛阳等古都也为体验国潮美学提供一种选择。
近年来,消费观念改变,消费者愈发注重自身感受。艾媒咨询的调查显示,33%的消费者选择经济型玩法,41%认为舒适即可,只要达到一定标准,而25%消费者属于享受型,吃住游都要高档。
在旅游长度和质量上,86%的消费者在八天长假中选择3-6天的旅游时长。在旅游节奏上,23%的消费者选择特种兵式,认为景点的、潮流的的打卡点都要去。33%会选择游客必去的景点,其余看时间安排。44%的消费者选择度假时旅游,侧重享受,减少旅行的紧张和压力。
艾媒咨询的调查发现,信息化时代,互联网时刻影响消费者行为。上半年流行的特种兵式旅游,淄博爆火等现象,说明社交平台对消费者旅游攻略的影响力。
另外,为了提供游客新的体验,数字化和个性化服务等成为旅游业创新的发展关键。许多地方开始利用5G, AR/VR,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打造沉浸式旅游体验。比如一些古村通过数字化技术,让游客“穿越时空”仿佛置身于古代的生活场景。
未见报复性境外游
中国政府在去年底放松疫情管控,许多人认为2023年将是旅游复苏之年。今年上半年,中国国内旅游总人次23.84亿人,同比增长64%,国内旅游收入2.3万亿元,同比增长96%。
中国旅游研究院的报告显示,下半年预计居民出游意愿和出游人次还将保持回暖态势,今年全国旅游总人次将达到55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将达到5万亿元,分别恢复至2019年代同期的90%和80%。
尽管国内媒体报道出境游火热,但英国广播公司报道,大多数中国游客对出国游仍持观望态度,西班牙”前进指南“旅游数据显示,与疫情前的2019年相比,中国出境游人次下降了40%。
虽然中国游客此前热衷的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等早在今年3月就已经开放,但此次“黄金周”却没见到多少来自中国的旅客。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办理签证时间长,航班供应不足,目的地费用高以及中文导游不足等因素,一度使得价格翻倍,再加上东南有游客“被绑架割腰子”的传闻,使得出境到东南亚旅游保持观望。赴欧美旅游更是慢了半拍。有业内人士表示,赴欧游板块目前仅恢复到疫情前的四分之一。“出境游若想回归正轨,至少需要三年以上时间”。
以上是本期的财经时时听,感谢您的收听。我是饶怡明。如果您对本节目有什么意见和建议,欢迎写信到fankui@rfa.org.或我个人推特账号是RFA_RYM进行联系。
那么就在此祝福各位有个愉快的周末,下次节目再会!
撰稿、主持、制作:饶怡明;网编:伍檫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