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山下乡”好? 老知青痛批用心险恶“为文革招魂”

作者:叶兵
作者:叶兵
2016年10月22日,在中国陕西省梁家河,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青年时期生活过的窑洞外面有一幅描绘青年习近平指引方向的壁画。
 
华盛顿 — 

继中国共青团中央2019年所谓“深入开展乡村振兴青春建功行动”被指试图搞 “新的上山下乡运动”之后,北京一家官办机构上周发表文章,高调赞颂毛泽东提倡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宣扬那场运动造就了新一代党和国家领导人。一些当年曾下乡务农的老知青指出,那场强制性的知青下乡运动是毛泽东错误发动文革的十年浩劫当中的一场反人类灾难,对此中共早有定论,如今当局为知青下乡运动翻案,目的是为文革张目、招魂,并通过重塑毛的光辉形象,来加强其执政合法性。也有评论认为,在文革和知青下乡问题上开历史倒车,将注定失败。

“上山下乡”好? 老知青痛批用心险恶“为文革招魂”
 
12月2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下属的中国历史研究院发表了这篇引起热议的文章,题为《脚踏实地 青春无悔!知青下乡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伟大壮举!》文章写道:52年前的今天,《人民日报》文章引述了毛泽东指示:“ 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 随即在全国开展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活动。 文章说,半个多世纪后可以清楚地看到,“ 上山下乡”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伟大壮举。文章称,一段时间以来,也出现了一些否定“上山下乡”运动的观点。诸如“知青”是“被毁掉的一代”、“上山下乡”是“受迫害”等。 成立于2019年的中国历史研究院的文章把上述观点说成“错误言论”,并称这些言论“醉翁之意不在酒”,实际上是企图借此否定新中国的奋斗历程。

中国官方顶尖研究机构的这篇文章引发热议之后,很快被删除,但在一些毛左网站获得转载。

下乡运动造就领袖人才?

这篇图文并茂、洋洋洒洒四千多字的文章除了突出宣扬毛泽东推动知青下乡运动的所谓战略意义,还着重强调了当年上山下乡的一大批知青正在中国党和国家各级领导岗位上何经济社会生活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文章进一步指出包括习近平在内的中共18大七常委中有四人曾上山下乡。

2019年成立的中国历史研究院推出的这篇文章声称当年的知青下乡运动推动了社会进步,并以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例子来证明知青下乡成功培养了人才,引起了一些老知青和网评人的如潮恶评、讥讽和非议。

习近平1992年和姐姐、弟弟回梁家河村时的留影
请同时参阅:

《梁家河》纪实文学播出引发多重强烈反响

博客作者高山之鹰写道:“对于那些后来成为栋梁之才的人来说,也并非农村的经历成就了他们。要知道那些英美日韩等发达国家,没有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照样在各个领域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

该博客指出,“说这话的人站着说话不腰疼!每个人都不傻,不要低估了他人的智商!”

人生哲理论著《幸福商数》的作者王平1971年下乡到一个五七青年农场,尼克松访华后开始偷听美国之音学英语,1977年参加竞争激烈的高考,考入河南大学英语专业。

他对美国之音表示,习近平等领导人能被推荐为工农兵学员上大学,后来仕途顺当,而广大下乡知青没有这样幸运。

“李克强是77届大学生,不一样。”王平说,“其他的工农兵学员上大学什么的,包括习近平,在农村呆了很久。但是习近平的情况(特殊),他父亲习仲勋在陕北的影响力非常之大,所以对他后来的发展起了关键作用。大家都知道那是习仲勋的儿子嘛。很快入党当基层干部,后来顺利地推荐上清华大学。这哪是一般老百姓其他人能想象的事情呢?”

青春无悔?浪费青春?

现在美国洛杉矶的退休科学家马轲(化名)是当年从城里到江苏农村的“老三届”中学毕业生。他认为,上山下乡运动造成了人才断层。他还直言,知青下乡接受再教育,而当地的实际情况却相反,怎么可能让文化落后的人来教育文化比较先进的人呢?

马轲认为这篇纪念毛泽东关于知青下乡的最高指示宣传“青春无悔”的文章是“胡说八道”。

马轲对美国之音指出,除了少数人后来有所作为,当年的绝大多数下乡知青由于中断了正规学校的教育而最终成为社会中的弱势群体。

“我们只是说我们浪费了青春,这七、八年的时间在乡下,完全是浪费,”他说。“没出什么人才。除了后来上学的有一点出息,没几个。大部分没出息。再怎么说,怎么修补,天天哄后代小辈,那是可以的。我们这代人不相信这一套。我们知青群也有专门讲正面的,但是极少。”

这位南加州知青协会会员表示,对于如何评价知青下乡运动,老知青当中也有不同声音,但是认为下乡运动好的是极少数,他们多是掌握了话语权的权势人物。

1970年代,鲁难在河南省正阳县原种场(和尚寨)务农。驾驶拖拉机者为鲁难 (鲁难提供图片)
1970年代,鲁难在河南省正阳县原种场(和尚寨)务农。驾驶拖拉机者为鲁难 (鲁难提供图片)

在美国的独立时评人鲁难也是一名老知青,1970年代在河南一个地方的知青农场干了五年。1978年,他参加高考考取了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

鲁难对美国之音表示,驱赶两千万城市青年到农村,无疑是毛泽东最主要的滔天罪行之一,1968起逐渐达到高峰并形成固定模式。

他写道,每年知青下乡离家之际,每个城市的火车站都人山人海,愁云惨淡,骨肉分离的哭声连天。

当年莉莉上山下乡所在云南西双版纳景洪农场水利兵团修筑水坝的地方(莉莉提供图片)
当年莉莉上山下乡所在云南西双版纳景洪农场水利兵团修筑水坝的地方(莉莉提供图片)

1969年,来自北京的莉莉乘坐火车、汽车和渡船,还有拖拉机,颠簸了一个星期到达云南西双版纳中缅边境准军事化的农垦水利兵团。她对美国之音回忆道,兵团接待人员讲的是建设热带风光的美丽边疆,可是一到目的地,16岁的她和一同下乡的其他北京青年和上海青年都惊呆了。

“知道橄榄坝吗?有孔雀,西双版纳的明珠,什么什么的。说得特别好。到了以后,都傻了。什么都没有。这荒凉劲儿,就别提啦。”

关注中国当代历史问题的王平说,“什么培养无产阶级接班人?反正基本事实是,我们这些人1500万也好,2000万也好,我们损失的是最美好的青春岁月,应该在教室里,在课堂上接受教育的十年时间。”

知青下乡被指“变相劳改”

独立时评人鲁难回忆道,当时百业凋敝,工厂无工可开,物资极度缺乏,城市根本不能提供就业机会。

后排右二为鲁难,当时知识青年开拖拉机被认为是先进生产力的体现(鲁难提供图片)
后排右二为鲁难,当时知识青年开拖拉机被认为是先进生产力的体现(鲁难提供图片)

鲁难指出,罢课闹革命,为毛泽东打倒政敌的学生又被复课闹革命的口号集中到学校后,文革中停课的数届中小学生同时毕业。由于无法安排就业,任由这些经过文革动乱的红卫兵在城市无业游荡,势必会对刚刚从夺权、武斗中短暂喘息的中共当局造成新的威胁。在此背景下,经济濒于崩溃,无力管理城市的中共政权把城市青年分散流放到乡下、边远地区让他们自生自灭。

据公开资料,毛泽东文革期间的亲密战友林彪之子林立果1971年写的《“571工程”纪要》称:青年知识分子上山下乡,等于变相劳改。这一说法公布后,得到了广大下乡知青的共鸣。

当年被分配云南景洪军垦农场水利兵团连队当战士的莉莉说,“对我来说,就是劳改。”莉莉的父亲是一位历史学教授,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当时正在挨批斗。

莉莉本人因为被追查到曾私下议论朋友透露的林彪913事件而遭连队开会批斗,罪名是泄露国家机密。

莉莉回忆道,天天“早请示晚汇报”,早六点起床,晚八点收工,晚饭后还有政治学习,她所在的兵团连队女生在抢修水坝过程中和艰苦的劳动环境中几乎都患上了妇科疾病。

她说,“在水里泡一两个钟头、四五个钟头。那是冬天。我早晨刚来例假,也不敢说不去呀!不去,那领导还不得说,你们北京上海来的小姐骄娇二气。去了,你想想能不做下病吗?”

众多女知青沦为权力牺牲品

亲历那场运动的鲁难对没有生活经验和劳动技能的知青深表同情。他说,离家的知青们经历了精神彷徨失措、艰难无着的生活,还有不少女知青被强奸,以至于成当时的一个热点社会问题,是一千多万个骨肉分离的家庭永远的痛。

据官方文件披露,在强制性的上山下乡运动持续的10多年间,大批女知青遭受单位领导或地方当权者奸污。有分析指出,当时大部分受侮辱女知青不愿吐露内情,那些被奸污后而上大学、入党、提干的女知青更不会讲出实情。

当年从北京到内蒙草原成为兵团战士的张丽娜对美国之音表示,有许多兵团青年女战士不得不以出卖自己的身体来换取一张回城的通行证。

到云南参加军垦的莉莉告诉美国之音,她所在兵团的营长是现役军人,也因曾对其手下的女知青性侵犯罪被查处。

莉莉在云南兵团劳动近四年后回北京探亲,之后逾期不归留在家中自学英语,1980年代考上北京外国语学院夜大学。

她表示,当年的战友们差不多都回城了,现在偶尔有人还会回去看看,而她不想再回到从前下乡的那个叫作西双版纳的地方了。

中国十年文化大革命
请同时参阅:

中共的“上山下乡”指示引发文革痛苦回忆

分析人士:重提知青下乡是为文革翻案

原河南老知青鲁难认为,中国历史研究院的文章吹捧毛泽东的上山下乡政策,是为文革招魂,从而使习近平重走毛的路线更加顺理成章,增加其执政合法性。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历史研究院这篇推崇毛泽东号令千万知青上山下乡的文章只字未提导致无数家庭和生命之毁灭的文革,“再教育”一词只提了一次。

关注中国当代历史的王平认为,毛泽东抛出“阶级斗争”理论,发动文革是一场“胡闹”,目的是为了掩盖大饥荒饿死至少3600万农民的事实和打倒对其权力构成威胁的党内二号人物刘少奇。这位研究历史的老知青指出,研究包括上山下乡运动在内的文革期间种种事件,都离不开文革十年浩劫这个定案。他说,有人想温水煮青蛙式的翻文革的案,包括无限崇拜领袖等等,注定要失败,“将成为世界文明史上一堆臭不可闻的奇葩垃圾”。

官媒宣扬 民间反弹

中共党媒人民网的中国共产党新闻栏目之下,有篇关于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热潮掀起”的重大事件记载称:“1968年12月22日,广大革命群众敲锣打鼓,集会游行;各级革委会立即制订落实措施;大批知识青年兴高采烈地奔赴农村。”

这篇短文描述了当年毛泽东发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最高指示之后的社会反应,其宣传基调与中国历史研究院那篇已经删掉的歌颂文章可以说异曲同工。

不过,看来当前中国民间的舆论对上述官方颂扬和宣传并不买帐。

博客作者高山之鹰在其文章中怼道:“不要再在他人伤口上撒盐了。 不要再去消费他人的苦难。每个人的青春都很短暂,谁不想潇潇洒洒地活着?别拿他人的青春不当干粮!”

近日,中国民间流传着这样的针对当局宣传的一些讥讽说法:要动员打疫苗请首长先打,要动员下乡请公主先下。

一网名为“钧天”的博主把上山下乡称为“瞎折腾的一场政治骗局”。该博主7个月前就指出,“上山下乡运动留给一代知青(在多数情况下,还包括他们的父母和子女)的精神和肉体的创伤也许永远不会痊愈。”

 
—— 原载: VOA
本站刊登日期: Monday, January 4, 2021
关键词: “上山下乡” “为文革招魂”
 
 
 
其他相关文章
 
 
 
 
 
 
 
 
 
 
本站刊登日期: 2021-01-04 16:5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