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三十五年的六四屠杀 (音频)

作者:陈奎德 曹旭云
 
图为1989年5月22日的深圳示威群众;“三十多年过去,再也没有出现过堪与波澜壮阔的1989年相比拟的国民抗争运动。”
路透社

 

主持人:陈奎德

座谈人:曹旭云先生,1989年中华各界人士赴京声援团团长,自传《爱尔镇书生》作者,居匈牙利

 

一、共情关系:在“白纸人“与“六四人”之间

1989年六四天安門大屠殺已经过去35周年了。我们沉痛悼念当年为一个廉洁、文明、自由、民主、法治的中国而献出生命的同胞,愿他们在天国安息!

今年同时又是2022年抗议北京当局的动态清零政策的白纸运动发生两周年。

从六四到白纸运动,33年,这是一代人的时间。

人们不会忘记,在六四前夕,当中共最高层决定举起屠刀之前,他们有一个说服全党同意杀人的血腥说辞,叫做:“杀二十万人,保二十年稳定。“

何以是二十年至三十年?这是一代人时间。

当局是要用残酷的杀戮,在国民心中制造20-30年的恐惧感,成为顺民屁民韭菜,谁敢不从,格杀勿论。

难于否认,客观上这一暴君的算盘是得逞了。三十多年过去,再也没有出现过堪与波澜壮阔的1989年相比拟的国民抗争运动。

但是,正如我曾多次强调的,恐惧感是残酷的人生经历积累起来的,它不是内在于遗传基因,它不是生物性代代相传的,它只是后天造成的。上一代的恐惧感,不会血缘性地遗传到下一代。

然而,人的正义冲动、自由本能却是先天的,与生俱来的,或者说,是先验的。

因此,才会有不怕死的白纸一代。尽管也被文宣洗脑,但未经残酷杀戮,一旦与生俱有的正义感和自由本能被赤裸裸践踏了后,并没有在血泊中浸泡过的他们,由文宣灌输的恐惧感,瞬间消失了。

人们注意到,几年前,新生代大学生,还沉醉于“厉害了,我的国”的国家主义激情中,2020年初仍在嘲笑外国抗疫不力,要他们“抄中国的作业”。然而到2021、2022年,无孔不入无远弗届的“中国的作业”凌空降临,动态清零把他们打入了一个大监狱。他们中一些人被囚禁入方舱等各类集中营,其余的则被紧锁于家中,禁足于街区,封闭缺食,数月面壁;家变牢房,城变鬼市。从此,举国皆囚。

失去自由之后,他们终于从自己的父母一代六四亲历者中知晓了六四真相。这原是父母一辈害怕告诉他们、他们也没有意愿耐心倾听的中国真相。

 

二、断代鸿沟是如何填平的?

习近平野蛮残忍的动态清零政策,以极高速度唤醒了国人的六四记忆。

在上海解封的前夜,网络广泛流传着一句反映绝大多数上海人共识的帖子:

如果这两个月你生活在上海,还能满身正能量,解封时还能感恩戴德,那你是什么……?

“动态清零”这个词是北京对武汉实施突如其来的极端残酷的封城,获得效果,总结经验后,变成中央政策,从上到下,向全国推行了。这是一种对国民空前极端的控制手段,并且没有立法,依赖举国体制,滴水不漏地控制社会。

 

“六四”与“白纸”:两代人的精神碰撞

“白纸运动”那天,街上的人好像都不怕死“

我们来看一段上海白纸运动参与者夏巢川的描绘:

“我觉得那一年 (2022),我们的情绪都在慢慢积累。

到了4月份的时候是上海的封城。我跟妈妈两个人被锁在家里面,每天没有吃的,没有物资,每天在看自己的朋友圈。有人喊要物资,有人喊说想要自由。再然后是习近平的连任,彭载舟在四通桥上举出了横幅。

但是到那个时候为止,所有的封控都没有停止过。我当时会感觉到说,所有人的情绪都来到了一种压抑的顶点。所有的人都在高压锅里面,所有的人都已经接近精神失常。

然后时间就来到了11月24号,乌鲁木齐爆发的那场火灾。

白纸前一天晚上的时候,我记得我当时在看娄烨的《颐和园》。这部电影在中国是一部禁片。

里面有一段是女主她在写自己的日记,写了很多私密的事情。一直到最后一句,她在日记里面说:北大的学生去了天安门。

我在那天晚上不知道为什么,就想到了80年代人们做的事情。我拿了一张纸。把那段台词抄了下来。我想把它发在朋友圈里面。但是当我点开朋友圈的时候,我就看到所有人都在街上。白纸运动就是在那天爆发的。

………………….

因为我们能看得到彼此。因为我们能看到每一个人和我们在同一个空间里面感受着什么东西。我觉得那种看见会让所有人都变得毫无畏惧。”

白纸人相互之間,六四人和白纸人之間,大家能看得见彼此,这就是一种穿越时空的精神碰撞,是代际之间的心灵对话。

当时的上海,一座大监狱。你被监禁在家里,不能出门;有些大门甚至被锁死焊死。而遮掩面目的白衣人却可以不经允许随时闯入你家中,喷洒药水。食物短缺,心理失常。而且,还眼睁睁看到香港的维园火光被《港区国安法》浇灭了,香港的六四博物馆被取缔了,作为上海的姐妹城避风港—香港,沦入了沉沉黑夜,灰飞烟灭。香港尚且如此,何况直接魔爪掌控下的上海。这是上海开埠一百多年以来从未有过的恐怖时代。所有人的都处于压抑的顶点。所有的人都在高压锅里面,所有的人都已经接近精神失常。这比二战期间日据时期还要恐怖,比文革时期还要疯狂。……史无前例!

几个月的野蛮清零囚禁,终于使中国青年人喊出:“我们这是最后一代,谢谢!”的决绝呼号。他们已经忍无可忍,这就在精神上与其父母一代的六四绝食宣言在33年后接轨传薪。这一记忆终于在新生代大学生与他们的父母一代六四人之间建立起了精神纽带,建立起了两代人的共情关系。

上海人,中国人,忍无可忍,站起来了。

过去,两代人之间的“断代关系”,正如身在美国加州、曾参与反对疫情清零政策“白纸运动”的中国留学生邬鹤鸣所说的:“主要是因为中共的洗脑教育非常、非常成功,你从小也没有别的渠道接触到别的消息,你整个人的思维模式就是已经被固化在他们那一套说辞当中。” 他说,虽然自己已经算比较有独立思考精神,但刚来美国的一、两年,还是会不自觉地按照中共灌输的思维模式进行推理。清洗狼奶是需要时间的。

动态清零和六四真相,成了联接两代人的链条。

天安门学运领袖王超华说,她在陈品霖制作的《乌鲁木齐中路》纪录片中,“听到里面忽然就有人喊出呼应1989年天安门运动的口号,我觉得特别感动。你在控制了这么三十多年的时候,还有人只要是抗议的机会,他们就会想到和六四抗暴是一样的,他会觉得当年的事件和我们的现在的事件是有某种关联的,所以他才会喊出这样的口号。所以我觉得这种的关联实际上是一种内在的。”

而六四的历史定位,是近代中国进入文明国家的一个枢纽,是必经之途。

不难想象的是,白纸参与者与六四参与者一样,遭遇了同等的命运:逃亡、监狱乃至死亡。33年的历史页面业已翻了过去,毫无想像力的当局,对白纸参与者所施加的手段,与三十多年前的邓小平、李鹏、陈希同们毫无二致,全盘照搬了当年的路数:凶狠、鸡贼、胆怯、抹去历史痕迹、撒下弥天大谎。

 

“清零”已被清零  “白纸”已成白纸

白纸翻飞,清零戛然而止。在未作预警以及无效国产疫苗的双重作用下,几百万人化作了一缕青烟。

于是,动态清零化成了拖长时限的六四屠杀。是唤醒国人六四记忆最具标志性的一步。

当局一定要剿灭这一切反抗及其记忆,重写历史。现在在中国,动态清零和清零突然终结后的大死亡在一切传播渠道中消失了,在网络,广播、电视、报刊杂志书籍,学校、公司、机关、会议……中统统无声无息毫无踪影了。“清零“已经被清零了。到后来,“白纸”又成白纸了。中国出现又一段历史空白。北京的举国体制已经演进到了一个控制你一切记忆的地步。而控制记忆是从控制叙述历史开始的。

但无论如何被强权一遍又一遍地抹去,历史以其顽固的本性总会复原。吊诡的是,黑暗历史之进入阳光天地,常常正是掩盖历史者在制造下一个黑暗历史的时候,不可抗拒地呈现出了过去犯下的黑暗罪行。回头看看,狡诘的历史之神饶过了谁?

夏巢川两次被抓捕,在看守所里面度过了2个月的时间。

她认为那些时光将永不见天日,当时她深感:“看守所里,我和死亡的距离非常非常近。”

但后来,她还是逮住机会在推特上曝光了这些事:“有个女生被打出脑震荡,还有的人是被踢肚子,有的人是被扇了耳光。他们有被脱光衣服检查搜身。给女性搜身都是男警察。”

夏巢川固然恐惧,却坦诚地说:“我觉得说我听到的这一切,如果我不去讲出来,如果我不去让更多的人知道,那我整个人的灵魂就在慢慢死掉。当时就只有一个选择,就是跟着我自己的良心走。我觉得如果有后果,那就这样子吧。”

“最重要的事情就要活下去。不择手段地去活下去。为了以后能有人知道,在这个时候的中国发生过什么。”

 

三、两代人的同与异

曾参与“白纸运动”的邬鹤鸣告诉RFA电台,他父亲就曾是一位八九学运时在武汉地区的学运领袖。对于电台的民调问题,他表示:“我是一定会去的。一个是出于对民族、国家的责任感,我应该会走上街头;另外一个,就是看到了不公正的待遇,我也会参与的。”

时间相隔33年,期间发生了如此多剧烈的变动,不难设想,这两代人之间,除了上述的高度精神连接、契合与共鸣外,自然也有一些相异之点。

 

白纸运动和1989抗议的重要区别是,1989年的诉求相对抽象,而白纸运动诉求相对具体;

白纸运动很清晰的知道共产党是苦难的根源,而且直接要求它们下台。但是1989年当时的学生对当局仍存有某种真正改革的期待。

白纸参与者邬鹤鸣说:“我们这一代-白纸一代,对于共产党可能看得更清楚一点。当时89年的时候,可能很多人还是对中共带有幻想的。但是你看‘白纸’的时候,连‘打倒共产党’的口号都敢于喊出来了。” 他认为,在35年前,大部分中国人可能都没有想过除了共产党以外,中国还可以有不同的执政党或政权,“但是现在的年轻人,包括不是那么关心政治的年轻人,对共产党都没什么感情了。”

另一位白纸参与者张津睿有类似看法,他指出:“我想,当时(六四一代)是出于希望;而我们这一代人是出于绝望,在这个封控之下的绝望而做出这样的活动。我们看不到希望,只能搏一搏。”

一位名叫“随缘”的网友留言指出,相比于“六四一代”,“白纸一代”对于异议群体、抗争群体彼此间不同政见的容忍程度更高。他认为,这可能是受到香港抗争者“和理非”、“勇武”和“兄弟爬山,各自努力”的影响,在一个要求解封的抗争中喊“习近平下台”,不但没有被扭送、割席,还有不少人跟着一起喊。虽然事后也有人表达了对此不认同的观点。

我们也注意到,白纸一代和六四一代甚至存在一些裂痕和分歧。我们前面提到,比如说MeToo。有一位六四一代的人说,白纸一代有“俄狄浦斯的弑父情结”,一定要把六四一代的人杀死,他们才觉得自己可以站起来。还有参加白纸的一些年轻人也说,他们不要纪念六四,他们不要像六四的学运领袖那样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其实,所谓“弑父情结”,其预设前提就是具有父子关系。也就是说,六四人与白纸人之间是具有父子传承关系的。没有父子关系,何来“弑父情结”?所以,这种传承关系是天然的,与生俱来的。当然,由于两代人处于不同的时空之中,差异同样是天然的。“弑父情结”云云,极度修辞而已。以平常心视之,后浪推前浪罢了。后浪取代前浪也是理固其然。然而不可忘却的是,造就两代或几代传承的原因。大家必须共同面对的,是那个庞然大物的僵化的黑暗的政治结构。几代人之间的差异,比较起与那个吞噬一切的中共体制之间的鸿沟而言,何足道哉?

 

四、动态清零:拖长时限的六四屠杀

中共为何走到今天这种“民怨沸腾,全球孤立,人类公敌“的地步,我们为何要提出” 动态清零化成了拖长时限的六四屠杀“?其中的历史脉络其实是很清晰的,其遭遇的重大危机及其残暴的解决手段是一环扣一环,越来越邪恶,而六四大屠杀在这一个连环罪恶网上是一个极其关键的枢纽。

自从1989年中共决定堵死成千上亿民众盼其改邪归正的呼吁,公然用野战军屠杀赤手空拳的,学生与民众之后,作为一个转捩点式的耻辱标杆,六四屠杀使中共就不可挽回地踏上了一条反世界主流秩序和价值的邪恶道路。大规模杀人之后,它势难回头了。北京政权势必用一个个新罪行去掩盖抹杀过去的一系列老罪行,这里的连锁反应是有其巨大的强制性力量的,使得中共必须层层加码,其犯下的罪孽日益深重,断绝了其任何改弦易辙的可能性。

特别是最近几年来北京的倒行逆施日渐加速,自从习近平上任后,其罪行更是罄竹难书:囚禁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刘晓波致其死于狱中,倒行逆施,实施“国进民退“,迫害民营企业家;悍然修宪揽权,公然推行皇权式终身制,特别是2019年香港两百万人游行发生后,丧心病狂,北京用自己打造的所谓港版国安法,撕毁中英协议,摧毁了香港的一国两制,掐死了熄灭了世界金融中心香港,熄灭了一年一度的香港维园的六四烛光,之后,源出中国武汉的新冠病毒大流行祸害全球搅乱世界,一再穷兵黩武胁迫台湾,在新疆西藏实施文化与种族灭绝,在南海武装岛礁威慑邻国,施行战狼外交,狂吠世界……

进入2022年,中国主政者正处于空前的内忧外患之中:特别是与世界各国政策格格不入的非人性的野蛮动态清零封控措施,导致空前沸腾的民怨,成了人之大难,国之大灾。忍无可忍的动态清零点燃了年底发生于各大城市的“白纸运动“,迫使当局匆匆于既无预警,又无合格疫苗普遍接种的情势下突然放开”动态清零“,致一大批人(老年人为主)死亡,官方不敢公布数字(据专家估算应有数百万人之多)。白纸运动成为自1989年六四以来最大规模的运动。从六四屠杀到白纸运动,人们仔细考察,可看出其间的历史脉络和社会心理演变的逻辑链条。而北京目前的经济滑坡诸种祸国殃民以及排外举措,特别是其遭遇欧美英日澳等西方主流国家孤立,追溯上去,与六四大屠杀是存在很深刻的内在关联的。

梳理这一历史脉络,我们可以清晰发现,自六四大屠杀后,中共为挽救其统治的合法性,实际上一直在通过强加于国人和世界的灾难,用硬刀子和软刀子屠杀中国人并威胁世界秩序,至残酷的大疫情及其动态清零政策,升至顶点。所以,只要我们还有健全的历史记忆,那么称“动态清零“暴政化成了拖长时限的”六四屠杀“是有其事实依据的。

有鉴于此,只有真正解开六四这一巨大的节点,才能引来中国获得救赎的巨大历史机缘。

—— 本站首发
本站刊登日期: 2024-06-06 12:47:08

关键词: 六四,白纸运动,动态清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