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作家林雪在美推出《赵紫阳·从革命到改良》

作者: 林雪 记者

 

献礼紫阳百年    重头作品迭出


记者:林女士你好。首先祝贺你的新书由美国世界华语出版社出版。你的这部60万字的作品刚好在十月十七日面世,想必与赵紫阳百年诞辰有关。

林雪:是的,这是我献给他百岁诞辰的礼物。

记者:这段时间关于他的热点频出。先是他的子女们发表了一篇祭奠文章,而后又爆出卢跃刚先生在台湾出版了《赵紫阳全传》,现在我们又看到了你的这套书《赵紫阳·从革命到改良》。请问你觉得自己的作品在这个热潮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

林雪 :首先我觉得赵家兄妹的文章非常棒,也感谢他们对此书中关于赵氏家族史实的认可。而卢先生是我们业内很著名的记者和作家,他的《赵紫阳全传》积累了十三年,全书一百二十万字,显示出他对于海量资料强大的驾驭能力。我没有这样的能力,只选了一个主题:赵紫阳如何从一个革命家转变为一个改良主义政治家。

记者:以赵紫阳在“六四”中的表现,称之为改革家或者民主派领袖还可以接受,改良主义政治家恐怕有人会觉得不恰当。

:百年中国经历了诸多突变,每个关键时刻都有改良者出现,可是最后都被排山倒海的革命所淹没。血雨腥风的革命吞没了许多无辜的生命,造成了社会的倒退,也使得中国错失了许多良机,至今在许多关键领域止步不前。由于赵紫阳在“六四”事件中决不妥协的姿态,很多人都认为他是一个强势的民主派领袖,可是纵观他的一生,会发现那只是从革命者转变为改良者的过程。他十几岁就参加革命,中国革命年代所有的“弯路”他都走过,中国建设年代所有的错误决策他也经历过,而且自己也在其中有过重大的失误。按照他自己说法,是“文革”使他大彻大悟,向着改良者的角色转变,以回归最初的目标:为提升人民的生活而奋斗。他的性格和智慧让他在这方面很有成就:他务实地、细致地、坚决而不激进地修补着革命思维造成的一个个黑洞(其中包括他自己参与戳成的黑洞),从最基础的事情做起,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一步步推动着温和的改良:哪怕是在下台之后,他在长期的软禁中为中国日后设计的治国方略,也带有循序渐进的、避免产生动荡和暴力的改良色彩——他不过是希望自己的党能够改变一下自己。

记者:你刚才说到他的性格。常言道性格决定人生,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性格的人?

林雪:在同时代的官员中,赵紫阳显然是一个“异类”:这个“叛逆者”居然能够在历次政治运动的逆淘汰中幸存下来而且步步高升,最后官至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我想除了他的智慧以外,性格还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他既高瞻远瞩又脚踏实地,既雷厉风行又稳扎稳打,既执着刚建又善于变通,既温和又理性,既勤政又智慧……这样的魅力除了自身的修养,很大程度上还来自于他的家庭:比如他在经济方面的才能显然是接受了父亲的遗传,而母亲的温润则使得他不但进退有度,还善于处理方方面面的关系。于是上至毛泽东邓小平下至老百姓还有他周围的同事啊幕僚啊都很喜欢他,在这样的氛围中一路升迁就成了很自然的事情。可是最为重要的,他是一个有“善根”的人。即使是战争年代的残酷,即使是党内“左”的大环境致使他犯下的那些错误,都不能淹没他身上人性的光辉,这样的“人性”在一些关键时刻,让他屡屡超越“党性”,扮演起“保护伞”的角色。一旦进入政治斗争领域,这样的“善根”就成为了他不可逾越的原则和底线,所谓“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仿佛专为他所言。

记者:显然你的书对于资料有所筛选,但是说到赵紫阳,“六四”这个话题肯定迈不过。

林雪:我没有正面去写“六四”事件。其原因是这个事件的参与者浩若烟海,近年来无论是身处海外还是国内,都已经写了不少文章,他们才是最有发言权的人。我也没有正面写赵紫阳进京执政十年的全部情况,那也是很多人都写过的内容。但是这些大事件我都没有放弃,只不过是从侧面反映。我以为赵紫阳的意义远远不止是“六四”,他曾经引领了中国历史上一个轰轰烈烈的改革时代,人们还应该记住这个时代中的他。为此我将这部近六十万字的作品分成了两个部分:《广东篇》和《四川篇》。赵紫阳活了八十五岁,在广东待了二十二年,他在这里经历了1949年以后的所有的政治运动,成为了当时中国最年轻的省委书记。他在离开广东多年之后进入中南海,对于广东沿海改革开放给予了大力度的支持,他的下台也对于广东政治生态造成严重的影响。这部分还写了他在河南的战争岁月,文革中流放湖南,以及后来从湖南去内蒙“救急”——实际上涉及了他在四个省的工作和生活。《四川篇》是把赵紫阳在四川的一段抽出来独立成篇,这里是“文革”中被打倒的赵紫阳复出后首次独立担纲之地,也是中国的改革大业真正发祥之地。在四川短短四年半的时间里,他成为了中国全面经济体制改革中“摸着石头过河”那只重要的“手”,因此走进了中南海,将四川的经验进一步深化,并推向了全国。

记者:最后一个问题:你怎样评价作为改良者的赵紫阳?

林雪:改良虽然对于国家和人民都有利,但是需要条件,这个条件就是“上面”要顺应“下面”社会变革的愿望和要求,否则就会产生革命的土壤,当这样的土壤积累到一定的厚度,暴力流血的革命就产生了。在改革后期,赵紫阳显然是看到了革命和改良在赛跑,有些着急,他号召全体党员紧密团结在党中央的周围,将改革进行到底。由于这样的号召,西方学界有人将他划入“权威主义者”或者是“软权威主义者”的范畴,这也是很多人没有想到的。可是即便是这样温和的改良,既为党内老人们所不容,也为年轻的激进派所不满,所以他的落幕是历史所规定的,即使没有“六四”这样的导火索,赵紫阳也未必能够成功。他只能够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的一级不可逾越阶梯,后来者如果要继续前进,必定要踩在他的肩膀之上。

 

本站刊登日期: 2019-10-18 08:29:00

关键词: